【編者按】
我們相信,每一個收藏故事,每一個文化思考,都承載著中國的歷史與文化精神。我們致力于尋找、保護并傳承這些豐富的文化記憶,讓每一個角落的收藏故事都被聽見,讓每一份珍貴的文化探索都被尊重。在策劃方向上,我們注重獨特性、知識性和趣味性,邀請民間收藏家分享思想,向歷史大膽發問。在《民藏雜談》欄目,我們希望讀者能找到歷史的線索,文化的密碼,生活的智慧。所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,與中國網中國民藏頻道立場無關。
我們見過的汝窯展(北京故宮)
陳逸民 陳鶯
因為汝窯的珍貴,2015年北京故宮舉辦了一個汝窯瓷器展,這個名為“清淡含蓄——故宮博物院汝窯瓷器展”,于2015年9月30日在故宮博物院延禧宮西配殿正式對公眾開放,
可能北京故宮的影響較大,故宮的展覽,無論是布展的精致和展品的內含都大大超過了其他的類似展覽。這個展覽得到了大英博物館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、寶豐縣文物管理局、上海博物館、天津博物館、吉林省博物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,共有135件展品(包括兩件資料)。國內的收藏愛好者有幸目睹這些珍貴的汝窯瓷器和資料,絕對是滿足了平生最大的愿望。
這個展覽和其他展覽的不同,在于從學術層面展開了對汝窯及其瓷器的探索。因此,它在著重于完整汝窯瓷器的布展外,也把相當一部分的展柜留給了汝窯生產中的窯具、瓷片和殘器。
本文不可能把這次展覽的所有展品一一介紹,我們只能挑選一部分能夠反映這次展覽概貌的展品展開討論。
圖片1
圖1就是展覽中陳列的窯具。有墊餅、墊圈、支釘、火照和插座。這樣的汝窯窯具的陳列,能夠讓觀眾真實地了解汝窯生產的一些細節。比如,相當一部分汝瓷的愛好者,往往被汝瓷的香灰胎所困惑,因而對一些汝瓷支釘處露出的白色,采取否定的態度。其實看了圖1中的支釘,應該明白白色的緣故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觀看我們昨天發的視屏,上面也對這個問題做了探討。
墊餅、墊圈、支釘、火照和插座,它們的展出能夠使我們了解汝瓷生產中的裝填工藝、溫度的測試、釉層厚薄的測試、釉的色彩的測試等等,提供了有力的幫助。要真正了解汝窯及其瓷器的生產,窯具的認知是必不可少的一環。
圖片2
圖片3
這次展覽,汝窯的殘件也是一大特色。圖2是一件天青色四方委角壘子,它的陳列讓我們看到了汝窯瓷器中的新器型。圖3是一件殘破的盆,它的陳列,讓我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盆內的鹿紋。汝窯瓷器是有紋飾的喔!圖4是一件汝窯天青釉洗,是我們常見的汝窯器型,雖然是一件修復件,但也彌足珍貴。
圖片4
圖片5
圖5是故宮收藏的兩件傳世品,它們什么時候進的故宮,不知是否能夠查閱?我們在這里列出這兩件藏品,是想讓讀者和我們一起了解汝窯瓷器的底款。一件為“蔡”字款,知道的讀者不在少數。另一件的底款為“壽成殿皇后閣”,這個底款了解的人也許并不太多。這個款告訴我們,汝窯瓷器在宋代的陳放場所。是宮中的宮殿是宮中妃嬪們居住的場所。因此,對于民間存在的一些底款為“殿”和“閣”的文字,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輕易否定。采取存疑的態度,做進一步的研究。
圖片6
圖片7
圖6和圖7是采用不同的修復方式的汝窯瓷器。考古修復有利于了解器物出土的狀況;商業修復有利于觀賞器物的風采。不同的修復方式,只要不是破壞出土器物的精氣神,都是可以采用的修復方式。
圖8是比較罕見的汝窯瓷器。動物的立件,歷來是瓷器中的珍品。我們能在北京故宮的汝瓷中看到三件汝窯的鴛鴦,可見當時生產之盛。
圖片8
圖片9
圖片10
圖9和圖10是明清兩代的汝窯仿品。這兩件仿品說明了后世帝王對汝瓷的珍愛,他們窮極皇宮的力量在仿制汝窯瓷器。實事求是地說,明清兩代的仿品,雖然已經做得相當精致,但只是仿了宋代汝窯的形,而汝窯的精氣神依然缺失。在宋代的汝窯瓷器面前,一切仿品都相形見絀,不管是明代、清代還是現代。
圖片11
圖片12
圖11和圖12是大英博物館送展的汝窯藏品。它們不遠萬里回到故鄉,是我們的幸運還是它們的幸運?
我們期盼有更多的汝窯藏品能夠登上更多的殿堂。汝窯瓷器是國之瑰寶也是民間收藏家的心頭之愛!
編輯:楊俊康
統籌:莊洪海
校對:劉全海
審核:蔚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