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編者按】
我們相信,每一個收藏故事,每一個文化思考,都承載著中國的歷史與文化精神。我們致力于尋找、保護并傳承這些豐富的文化記憶,讓每一個角落的收藏故事都被聽見,讓每一份珍貴的文化探索都被尊重。在策劃方向上,我們注重獨特性、知識性和趣味性,邀請民間收藏家分享思想,向歷史大膽發問。在《民藏雜談》欄目,我們希望讀者能找到歷史的線索,文化的密碼,生活的智慧。所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,與中國網中國民藏頻道立場無關。
逸民談玉——良渚玉器的真贗對比(系列專欄 · 續一)
陳逸民 陳鶯
皮殼能仿,器型能仿,再看一件實物,就知道仿品涉及的良渚器型范圍之廣了。
11-10瓶窯鎮仿品
11-11浙江省博物館藏品
圖11-10是一件仿品良渚玉璜,圖11-11是一件真品良渚玉璜。前者出自于良渚玉器的仿古作坊,后者出土于余杭反山遺址。真與仿,粗看相似,而仿品的皮殼甚至比真品更具滄桑感。在古玉鑒定中,不少人往往把玉器表面的觸坑,作為鑒定古玉真偽的依據,其實,這是古玉鑒定最大的認識誤區,也是收藏者最容易犯的錯誤。從圖11-10來看,這件仿制的良渚玉璜,表面布滿觸坑,而且觸坑的形狀和分布十分自然,沒有人為的痕跡,但它卻是一件貨真價實的仿品,是我們在良渚玉器的仿古作坊里實地拍攝的照片。因此把玉器的表面皮殼作為鑒定古玉的依據,是很不可靠的方法。因為,在仿品制作中,一是仿制者可以老料新做,二是,玉在自然環境下,也會產生各種觸坑、斑駁等等現象,甚至在這樣的玉皮中,也可能有微生物的生存,把這些現象作為判斷古玉真偽的標準,很可能會作出錯誤的鑒定。
如果不在仿古作坊里看到類似的玉器,其實也能判定它的真偽。
首先,從器型上看,盡管圖11-10的仿品和圖11-11的真品基本相似,但只要仔細觀察,就可以發現仿品的整個輪廓線疲軟乏力,不如真品那樣挺拔。仿品的輪廓線過于圓滑,而真品的輪廓線是剛中帶柔;其次,在鏤空工藝上,盡管仿品和真品都鏤雕了五個圓孔和七個三角放射孔,兩相對比,真品的圓孔邊緣清晰,而仿品的圓孔邊緣參差不齊;真品的三個放射角長短不一而且有力,仿品的三個放射角長短相同而且角的邊線十分僵直,一看就是現代工藝的產物:第三,真品上端三個齒的頂端呈方形,而仿品卻做成圓弧狀。所有這些細節都可以說明仿品的不到位。
由此可見,光憑器型,也不能斷定良渚玉器的真偽,關鍵還是鑒賞者能否熟讀和讀懂出土和館藏的良渚玉器真品。
11-12上海青浦博物館藏品
11-13良渚玉器仿品
圖11-12和圖11-13是兩件良渚玉璧,應該肯定那一件呢?盡管圖11-13表面布滿觸孔,整器和孔的圓邊也十分挺拔,但它還是一件仿品,和圖11-12上海青浦博物館所藏的良渚玉璧相比,就可以看出兩者的差異,其圓邊是硬而不柔,而且其好和肉之比,也不相稱。所以千萬不能被其表面的觸孔迷惑。
11-14良渚玉璧仿品
11-15浙江博物館陳列的玉璧
讀者也千萬不要被圖11-14的良渚玉璧看作是沒有加工完成的半成品,它中心孔內的線條已經露出現代工具的痕跡,這里要指出的是,其玉色很容易使人產生誤解,它和圖11-15的陳列在浙江博物館的真品良渚玉璧的顏色十分相似,如果不對這樣的玉器及其色彩和脈絡有較為強烈的影響,很有可能指鹿為馬。附帶說明一下,這種所謂的半成品,很可能迷惑一些收藏愛好者,甚至資深藏家。
11-16仿品良渚玉琮王之一
11-17仿品良渚玉琮王之二
11-18出土的玉琮王
只要有市場需要,就會有仿品出現,琮王是反山遺址出土的最為令人稱道的良渚玉器,收藏家都渴望收藏這樣一件驚世駭俗的藏品。仿品良渚玉琮王也就出現了,圖11-16和圖11-17就是這樣兩件還沒有出售的良渚玉琮王。開價五千元,還還價三千元左右也能成交,據說,這樣的貨,要的人還不少。把它們和圖11-18的出土良渚玉琮王一比,就可以立見高下。
關于這兩件仿品和出土真品的器型、玉質和皮殼,我們不再討論,相信讀者已能作出自己的判斷。這里要討論的是它們的紋飾,討論它們的主要紋飾即最為人樂道的神人獸面紋。
11-19真品神人獸面紋
11-20仿品神人獸面紋
先看圖11-19的神人獸面紋,在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《文明的曙光》中,有著這樣的描述:“其臉面作倒梯形,重圈圓眼,兩側有小三角形的眼角。寬鼻以上用弧線勾出鼻翼,寬嘴中刻出上下兩排十六個牙齒。頭上戴著高聳寬大的“羽翎”冠帽,內層帽緣線刻卷云紋。神人上肢以陰紋細刻而成,平抬,彎臂轉肘,手作五指平伸。關節部位均刻出外伸尖角。在神人胸腹部位以淺浮雕琢出獸面,重圈眼,橢圓形凸面象征眼瞼,連接眼瞼的橋形凸面象征眼梁,寬鼻勾出鼻梁和鼻翼,寬嘴刻出雙唇、尖齒和兩對獠牙,獠牙伸出唇口,上下交錯。獸首下方陰刻一對盤曲的前肢,獸爪尖利,踞地作俯臥狀。神獸肢體上密布由卷云紋、弧線、橫豎直線組成的繁褥紋飾?!边@樣精致的描述,把良渚時期最完美的工藝表現得淋漓至盡。用這些話來套圖11-20的紋飾,似乎也完全不錯。但是兩相比較,讀者一定能看出它們的不同。前者線條峻刻,后者線條淺浮;前者線條剛勁,后者線條疲軟;前者直線一氣呵成,整條直線粗細劃一,后者直線斷斷續續,整條直線粗細不一。這些差異,是采用不同工藝雕刻而造成的。它所產生的審美差異形成了完全不可相比的藝術效果。
同時,在神人的手指和手臂彎曲處,可以看到明顯的因現代工具轉速較快而形成的崩口,這種崩口形成的敗筆,使仿品的神人完全失去風采。
所以我們一起強調,古玉的雕刻,是古人用心制作的,而仿品的雕刻是用手來制作的,再用心,因為是模仿,就不免產生各種現代人的心理和現代工具的加工痕跡。
在對良渚玉器的皮殼、沁色、器型、工藝和紋飾作了詳盡的對比后,讀者應該對良渚古玉和仿品的不同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。真假良渚玉器的區別是有一點難度的,但也不是不可辨別的。有一點應該記住,在玉器的鑒定中,“美”是放在第一位的!這就是古玉的神韻!只有用心制作的古玉,才是能貫能古今的美玉,才是真正值得收藏的珍品。
關于良渚玉器的鑒定和鑒賞,我們已經介紹得比較充分,各位可以從前面開始一一讀來,也能對良渚玉器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,當然,僅僅憑這些知識,是不能成為一個良渚玉器的鑒定者,需要不斷的上手實物,長時期的磨練,才能把握鑒定的真諦。
編輯:楊俊康
統籌:莊洪海
校對:劉全海
審核:蔚力